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(原为中国假肢矫形器协会)成立于1986年11月。是在民政部登记管理下,由康复辅助器具行业的有关企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从事和热心于康复辅助器具事业的工作者、医务人员、专家、学者等自愿组成的全国性、行业性、非营利性社会组织,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5A级社会团体。是国际假肢矫形器协会(ISPO)的会员。
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坚持“为会员服务,为行业及产业发展服务,为全民健康服务”的宗旨,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,加强我国政府同国际国内同行业机构及本会服务对象的横向联系,团结和依靠国内外社会力量,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,维护国内市场秩序,促进公平竞争,提高行业整体效益,依法维护广大残障人和消费者的权益,推动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事业的快速发展。 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设理事会、常务理事会、秘书处。协会下属的二级机构有轮椅车专业委员会、助听器人工耳蜗专业委员会、足部辅具专业委员会、康复器械专业委员会、肢体功能重建分会、康复工程专业委员会、教育工作委员会、康复器具循证评定专业委员会、脊柱侧弯康复辅助器具技术委员会、养老服务专业委员会、辅具材料及应用专业委员会。
了解和反映我国行业及产业发展、残障人和广大会员合理诉求,开展行业调查研究,提出康复辅助器具行业及产业改革、发展建议,协助政府制定、贯彻康复辅助器具行业及产业、发展银发经济的政策法规,承担与本行业及产业发展相关的课题研究工作;
发挥全国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作用,推动完善康复辅助器具行业标准化体系建设,制修订本行业有关的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并推动其贯彻实施,制定和发布实施康复辅助器具团体标准;
助力完善康复辅助器具从业人员职业分类、国家职业标准、职称评定政策,配合研究建立假肢师、矫形器师、听力师等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制度。促进专业技术人员培养,积极搭建专业技术人员供需对接平台。依照有关规定,开展康复辅助器具行业各类康复辅助器具机构、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。结合行业发展需求,推动新职业申报和建立工作。经有关部门批准,开展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;
依照有关规定,开展康复辅助器具创新创业竞赛活动,举办学术会议,开展技术交流活动,推进高新科技成果转化,鼓励原创性产品开发和应用,推动产品向智能化、高端化、绿色化发展,促进产业数字化发展,编制和推介康复辅助器具创新产品目录,提高行业及产业整体素质和水平;
推动建立以主要产品、生产企业、服务机构等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康复辅助器具统计指标体系,深入分析行业发展趋势,搭建行业信息服务平台,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;
依照有关规定,出版刊物杂志;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科普宣传;依托行业资源和互联网+,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和服务交易平台,为会员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服务;
对接国际康复辅助器具社会组织及国外同行业机构,组织国内外考察交流;受政府委托承办或根据市场和行业发展需要,组织本行业国内外新产品、新技术展览,举办国际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博览会、国际学术性大会、国际论坛;举办政产学研用等相关论坛;
引导康复辅助器具行业深化改革,促进产业转型升级;规范市场行为,维护市场秩序。配合政府部门,制定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和配置服务相关制度,推动建立强制性和自愿性相结合的产品、服务认证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,发布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和服务质量“红黑榜”,在信息披露、反不正当竞争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;依照有关规定,编制和修订《中国康复辅助器具目录》,并根据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发展情况,推动《目录》动态更新工作机制和科学管理制度的建立;
维护行业、广大会员和残障人的合法权益,调解纠纷;受理因康复辅助器具配置引起的争议;受委托开展假肢矫形器费用赔偿鉴定事宜;
汇集社会资源,推动与行业发展相关的公益活动
承办政府、有关社会团体或会员委托的其他符合本协会宗旨的事项。
目前,单位会员近千家,个人会员两千余人。参与了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》等政策的制订,举办了40届中国国际康复辅助器具博览会,开展了《社区日间照料老年人残疾人康复辅助器具配置项目》、“善行罗霄山区”扶贫攻坚等活动,已与德国、日本、美国、加拿大等国及台湾、香港等地建立了广泛的联系,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。